主页 > 杂谈 > 正文

为什么冬至不吃饺子,会冻掉小耳朵?

2025-09-14 12:38:34 点击:0
为什么冬至不吃饺子,会冻掉小耳朵?

为什么冬至不吃饺子,会冻掉小耳朵?

育儿大师优质文章,作者:闫亚梅(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)


冬至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为冬至节,是农历二十四节之一,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,因为“冬至不吃饺,冻掉小耳朵”。

过了冬至,也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天寒地冻的,尤其在北方地区,冻烂耳朵是很正常的事儿,人们就借着吃饺子来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,希望自己和家人的耳朵都能够完好无损。


一、冬至吃饺子传说

1、据说在东汉时期,医圣张仲景见到向河两岸的人民饥寒交迫,骨瘦如柴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得僵硬溃烂,便让弟子将羊肉、辣椒和驱寒药材一同煮,然后切碎,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“饺饵”接着煮,便成了“祛寒饺饵汤”,众人吃后两耳发热,寒气全消,吃了一段时间,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,后来人们学着“娇耳”的样子,包成食物,也叫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,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,就在每年的冬至都包饺饵,至今,在冀、鲁、豫一带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说法。

2、据说唐太宗喜欢吃丸子,但又怕油腻,所以就让厨师在肉中加菜,制作清淡一些的丸子,厨师照做了,可是加了菜的丸子不能成型,于是厨师将丸子用面皮包住水煮,唐太宗非常喜欢,连称好吃,从此饺子就流传开来了,那个时候的饺子叫牢丸。

3、现在,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馅料,包自己喜欢吃的饺子,各地的饺子在口味上确实有很大的差别,这就是饺子“入乡随俗”的结果,无论走在哪一座城市的街头,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饺子馆。

二、如何包好饺子,你都掌握了吗?


包饺子,分拌馅儿、和面、擀皮、包捏、煮熟五部曲,在北方有句俗语是:“舒服不过倒着,好吃不过饺子”。

1、拌馅儿

饺子馅要分剁、切、擦三种,何者应剁,何者应切,何者用刨子擦,都有一定之规的,总之松腻粗细适中(如用绞肉味道就差了)方属上乘,调配料如果调配得当,饺子入口,觉得咸淡恰好,用油多寡更为重要,要能松腴柔润,不结不腻,才算高手。


2、和面

和面虽然不算什么难事,可是用水多少也非常重要,面要和得软硬适度,那就看揉面用水多寡得当不得当了。


3、擀皮

饺子皮分压跟擀两种,压皮快而不圆,擀皮虽圆但慢,自然擀皮的饺子比压皮来得整齐美观。


4、包捏

包饺子又叫捏饺子,饭馆做的多半跟家庭包法不同,叫“挤”,一挤一个,手法非常之快,过年包饺子还有接财神的讲究,吃财神饺子里面要包小钱,恐怕饺子捏不牢,破了会漏财,于是财神饺子都捏上花边,虽然费点事,可是绝不至于饺子咧嘴散馅儿露财。

5、煮饺子

一锅不能煮太多,如果饺子存锅里翻不过身来,不但不容易煮熟,而且易粘易破,熟馅儿点一次水,就可以煮熟,生馅儿可能要点两次水,馅儿才能煮熟,那要看馅儿的大小、皮的厚薄而定。

三饺子种类繁多,你都知道吗?

饺子是从饼类面点中衍生出的食品,从早期的水煮到后来的笼蒸、油煎、油炸等法,其馅心可荤可素、可甜可咸,外形也是千姿百态。


1、水饺:其形状主要分小鱼形和月牙形两种,制作水饺的馅心种类很多,如三鲜馅、鸡肉馅、虾仁馅、鱼肉馅等,常见为猪肉馅和菜肉馅。

2、蒸饺:采用蒸制方法,其馅心和水饺大体相同,种类较多,大多数是鲜肉馅,蒸饺和面,必须使用烫面,大多数用“三七”面,和成雪花状后,再揉制成团,一般蒸饺都为月牙形。

3、花色蒸饺:一般采用温水和面,讲究造型,其花色品种较多,如鸳鸯饺、寇顶饺、四喜饺、梅花饺、三角饺、孔雀饺、蝴蝶饺、金鱼饺、蜻蜓饺、知了饺、兰花饺、青菜饺、蜜蜂饺等,馅心种类也很多,有肉馅、虾肉、三鲜、素馅等。

4、虾饺:是广式具有独特风味的点心之一,以澄面作皮,虾肉作馅,选料精,制作细,形态美观,口味鲜美,制皮方法采用刀压皮之法,一边厚一边薄,包捏后透明品莹。

5、鸡冠炸饺:采用氽面团而制作的饺子,面粉过滤下油锅氽熟,然后与糯米粉揉合,包制成鸡冠花状,馅心可用芝麻糖、枣泥,也可用鲜肉、三鲜、虾仁等。

6、锅贴:制皮、馅心、包捏均与蒸饺相似。锅贴采用煎熟方法,底壳脆香。面皮柔润,别具风味。锅贴的形状,多数为月牙形,也有的做成牛角状的。

7、馄饨:四川叫”抄手”,广东叫“云吞”,江西叫“清汤”,有的地方叫“小饺”,馄饨因成型方法、馅料、汤汁不同,种类也很多,如豆沙馄饨、红油馄饨、三鲜馄饨等。其形制有大馄饨与小馄饨之分,大馄饨用包捏方法,可煮可煎,小馄饨用捻团包法,煮制成熟,用菜汁和面又为菜汁馄饨。

8、花色酥饺:此馅心一般以甜馅为好,如枣泥、豆沙、芝麻糖、五仁等,将起酥好的剂子包入馅心,成饺子形状,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边上绞制捏出绞丝形的花边,用温油小火慢炸,见浮出油面即熟。

9、肉酥饺:将水油面包入干油酥后,折叠擀成薄皮,然后用茶杯或圆模具压成圆皮,包上稍干的鲜肉馅,用花夹在对折的面皮上夹出花边,烤、炸均可,以烘烤为多。

10、其他饺类:利用其他辅助料或米粉调制的面团,如蛋面制作的马蹄饺,米粉面制作的红白饺子和合肥的三河米饺,独具特色的有灌汤蒸饺、三皮蒸饺(面皮、蛋皮、粉面)、豆腐蒸饺、炸芋头饺、冬瓜饺、玉米面蒸饺以及广式的鸡粒擘酥饺、烤鸭脆皮饺、三鲜海星饺。


需要阅读更多孕产育儿的专业优质文章,请复制打开以下链接,转到育儿大师手机端继续浏览:http://yuerdashi.3uol/article.html?id=637

参考书籍:

1邵万宽著,中国面点文化,东南大学出版社,2014.01.

2李春梅,刘佳主编,舌尖上的中国中华美食魅力之旅,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3.07.

3聂焱编著,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,中国书籍出版社,2013.05.

4娄扎根,娄莎莎编著,中国经典传说,河南文艺出版社,2010.0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