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言格言 > 正文

疾病名言警句

2025-04-21 21:19:38 点击:0
疾病名言警句

疾病名言警句

疾病名言警句

1、养寿之士,先病服药。——王符

2、有莠则锄,有疾则医。——苏轼

3、饱生众疾,节食长寿。——野泉

4、节食以去病,节欲以延年。——朱熹

5、吃饭先喝汤,不用请药方。——李光庭

6、壮志因愁减,衰容与病俱。——白居易

7、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。——张仲景

8、萝卜上了街,药方把嘴撅。——李光庭

9、轻微的眼疾就是大病。——托·富勒

10、人有不及者,不可以已能病之。——薛宣

11、绝望是走向死亡的疾病。——吉尔凯高尔

12、好议论人长短,亦学者之大病也。——杨爵

13、治病必先识病,识病然后议药。——喻嘉言

14、精神不运则愈,血脉不运则病。——陆九渊

15、观众器者为良匠,观众病者为良医。——叶适

16、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至于约。——喻昌

17、心痛还得心药医,解铃还需系铃人。——曹雪芹

18、动摇则骨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。——吴普来源 wWw.

19、罪恶是需要的别名,或是疾病的一种。——纪伯伦

20、不能发挥的机智是一种疾病。——罗伯特·伯特

21、舌以候元气之盛衰,苔以察病症之浅深。——俞根初

22、内之证或不及其外,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。——柯雪帆

23、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。——佩特罗尼乌斯

24、口腹不节,致病之因;念虑不正,杀身之本。——林逋

25、在病人即将痊愈时,请来的医生是幸运的。——拉伯雷

26、爽口食多偏生病,快心事过恐生殃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
27、风者,百病之始也。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。——曹庭栋

28、艺术家气质是一种折磨业余爱好者的疾病。——切斯特顿

29、读书如饭,善吃者长精神,不善吃者生疾病。——章学诚

30、有些话和谚语可以减轻痛苦或消除疾病的折磨。——贺拉斯

31、节制饮食者永享康乐,暴饮暴食者疾病缠身。——瓦鲁瓦尔

32、凡欲治疗,先以食疗。既食疗不愈,后乃用药疗。——孙思邈

33、禄岂须多,防满则退;年不待暮,有病则辞。——山阴金先生

34、凡临证,须审病人情状,酌配方药。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。——曹仁伯

35、病浅者可以兼治,故曰并行。病甚者难容杂乱,故曰独行。——张景岳

36、肝风上升于巅顶,原属阴亏;痰浊弥漫于中宫,多因脾弱。——王旭高

37、天空非常的明亮。蓝得像一种疾病。难以治愈般的痛苦的蓝。——安妮宝贝

疾病名言警句(2)

1、节制是最好的医术。——博恩

2、医生三世,不服其药。——戴圣

3、病从口入,饱生众疾。——傅玄

4、医之为道,全在身考。——徐灵胎

5、治已病,不若治未病。——曹庭栋

6、多病无完身,久病无完气。——吕坤

7、沉忧损性灵,服药亦枯槁。——孟郊

8、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——《内经》

9、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。——刘昼

10、人欲劳于形,百病不能成。——孙思邈

11、良医常治无病之病,故无病。——刘安

12、世无难知之病,惟有不善之医。——褚澄

13、百病必先治其本,后治其标。——李时珍

14、养生当论食补,治疗当考药攻。——张从正

15、不讲卫生要生病,不讲安全要送命。——佚名

16、人之所病病疾多,医之所病病道少。——扁鹊

17、心大则百物皆通,心小则百物皆病。——朱熹

18、音乐是医治思想疾病的良药。——沃·海登

19、谁靠药物活着,谁就活得可怜。——罗·伯顿

20、憎恨自己和轻视自己是人类特有的疾病。——蒙田

21、语言切勿刺入骨髓,戏谑切勿中人心病。——陆陇其

22、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。——格拉西安

23、勤劳是疾病与悲惨最佳的治疗秘方。——托·卡莱尔

24、人生是疾病,世界是医院,而死是我们的医生。——海涅

25、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更经常。——西塞罗

26、方严是处人大病痛,圣贤处人,离一温厚不得。——吕坤

27、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;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。——岳美中

28、医之为道,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致其得。——刘仕廉

29、善为医者,行欲方而智欲圆,心欲小而胆欲大。——孙思邈

30、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,然而良医囊而藏之,有所用也。——刘安

31、恬淡虚无,真气存之。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
32、服药千副,不如一宵独卧;服药千朝,不如独卧一宵。——杨慎

33、福寿康宁,固人之所同欲;死亡疾病,亦人所不能无。——程允升

34、善治病者,必医其受病之处;善救弊者,必塞其弊之源。——欧阳修

35、必伏其所主者,制病之本也。先其所因者,求病之由也。——张景岳

36、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,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。——巴甫洛夫

37、被爱的对象既是病又是药,这种药使疾病缓解或加剧。——马赛尔·普鲁斯特